

进入施工现场,“图凉快”不戴安全帽?没有操作证,“图表现”私自操作施工机具?高处作业时,“图利索”不系安全带?对不起,统统通不过。
我是一名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者,强化安全管理,查找被忽视的隐患,消除不安全行为是我每天的工作。
针对违章违规行为,我利用安全知识、事故案例等,教育作业人员遵守劳动纪律,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,不冒险蛮干;针对屡教不改的“顽固分子”,我按照奖罚制度,对其进行“经济制裁”,使人警醒。
在不少员工看来,我有些不讲情面,那是因为我知道,隐患对企业和员工而言,就是致命的“定时炸弹”。在每一位员工身后,都有家庭和企业,只有保证了作业安全,才能享受工作带来收获,家庭才会幸福,企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。
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安全。我的安全管理工作经历,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。
我时常教育孩子,通过市区的道路时要走斑马线,等红绿灯时不能抢行;不能玩火玩水,在学校上下楼梯时,不要嬉戏玩闹;在大风天气,注意广告牌等高处物体,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。
有一次,我一时疏忽,跟着人群闯红灯,被儿子看见了,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违反了交通安全规定。虽然有些羞愧,但我非常欣慰,看来,安全的“种子”在儿子心中已开始“生根发芽”。
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,大概都像我一样有“职业病”。每次外出,不管时间长短,出门前我先要检查家里的水龙头、天然气阀门和家用电器的电源是否关好。我在厨房里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器,还买来了多功能声光报警手电筒等。妻子常开玩笑说我把安全从工地搞到家了。
安全的生活习惯,给我的小家带来了快乐和幸福,也日渐影响了亲戚朋友,他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不安全做法得到了改变。
今年暑假,我带孩子回陕西老家探望父母,对家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“专项整治”。新电缆“走马上任”,老化的电缆“退居二线”;没有防雨设施的照明灯具“改头换面”,加装了防雨设施或者“转移”到防雨棚下;煤气灶软管被“强拆”,洗澡间里添了防滑垫,过期的药品被“集中清理”。
儿子也参与到“专项整治”行动中,他在房屋一旁的农具棚下发现了一堆柴火,认为这也是安全隐患。父母说,怕柴火淋雨受潮,一直堆放在农具棚下。我让儿子承担这项隐患的整改任务。他认真地给爷爷奶奶讲明了堆积柴火的危害,两位老人乐得直夸孩子聪明,同意进行整改。我们一起动手,将柴火搬离了农具棚。
安全无小事,平安是大事。我们关爱父母妻儿,不仅要从吃穿用上进行关爱,更重要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,关注他们的安全。安全,说到底要从小事做起,从我们自身做起。